对山东游学的总结

发布于 2019-03-15  883 次阅读


大概是上一篇的补充吧


这个星期来到了山东进行研学活动,虽然算不上是十全十美,但是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收获,虽不可能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人,但也体验了古人对老师的尊重。

来山东学习,有一个活动是体验拜师礼。当代中国,有很多的传统礼仪已经被简化甚至消失,在现在注重仪式感的社会浪潮之下,体验拜师的仪式显然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但如果在一个仪式体验的活动中强行加入一些不必要鸡汤就显得很突兀和无力,而仪式的感觉自然也就淡了。拜师礼本就繁琐,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在这基础之上给学生谈高考,讲学习,拖长了整个活动的时间,体验仪式的活动变成了一种很奇怪的“罚站”体验。

并不是说不应去注意仪式感,而是应该要去追求纯粹的仪式,讲仪式变成灌输观点的工具是在算不上一个明智的选择。

作为一个仪式,其应有的效果是要用心从中去体会的,而不是听老师随便说说就可以大彻大悟。私以为,如果是教授拜师礼,并单纯地去执行的话,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仪式的本身而让一些无用的话语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种礼仪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去做到的事情。现在有很多礼仪已经被简化了,诸如成年加冠取自的传统已经基本上消失了。抛开“旧思想”的观念,这其中蕴含的精神是一个人不可获取的东西。

孔子留下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名句,是在提示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可以被你称为“老师”的人。礼记中提到的拜师礼也是一样的,尊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品德之一。现在虽然没有繁琐的礼节去约束我们的行为,但是尊师的观念应该要一直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体验拜师礼的过程就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没有什么事情比亲身体验更能时你铭记一件事情。古人留下的礼仪就是要让学生时刻铭记应该尊敬老师,而我们在体验拜师礼的同时就可以领会到隐藏在其中的敬重。当我们穿上汉服,三拜孔子塑像的时候,师和徒的不同立场就体现了出来。

孔子之所以被历代中华儿女成为圣人,是因他教授了知识,规范了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同样的我们之所以要以老师为尊,是因为老师充实了我们的头脑,带我们去领略了更宽广的世界。

但礼不是对任何老师都要行的,我们有自己的思考,对于错误的指引我们就应该要主动去反思。在山东博物馆,看到有很多小学生来参观 ,每个班都由一个导游和一位教官。每一个展厅里面都有很多小学生在吵闹,他们基本上都是在任务式的完成手上的作业,也就是将文物介绍抄下来。
后来发现他们的教官会在展厅里面大声斥责掉队的同学,大声地去整理队伍。导游则是使用扩音器进行解说。

在将要离开的时候听到了服务台连说了两次不要大声喧哗,接着连说了三次不允许使用扩音器。但领队没有去停止使用扩音器,也没有去维持纪律。这样为若为人师,会带来错误的信息,也就不值得我们去尊敬。

这次研学,思考得最深的也许是上面的这些了吧。

「雪霁融雾月,冰消凝夜雨」
最后更新于 2019-03-15